原有旧站栏目
陈晓林: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战略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12-24 15:52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汉寿县酉港镇中心学校  陈晓林

    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信息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已提到了越来越高的地位。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广泛存在着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当然还有教育体制的矛盾、课程结构矛盾、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等等,这就为教育留下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学校的发展更应该置于广阔的大社会背景之下来考察分析,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间。我们乡镇中心学校有得天独厚之优势,通过近些年外部的注入和自身的努力,已具备相当规模,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后几年学生递减后教育发展的趋势及超生的变化。因此,利用近几年稳定的形势加快教育发展步伐,打造学校品牌,成为汉寿乃至湘西北一所极具影响力的重点学校已成了我们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怎样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呢?
    一、内强管理,谋求最佳发展
    我们先用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来对我校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估分析。
先看学校内部条件:
    A.学校优势S:(1)办学规模大、条件好、环境美,在全县出类拔萃;(2)办学正呈现出一定特色,在校园文化、校园管理、学生特长发展方面有了较好的基础;(3)教职工安定团结,基本上能做到敬业爱岗,在备教批辅考及教管方面能自如操作;(4)生源优势和勤工俭学为学校办学发展提供了较稳定的经费保障;(5)社会对我们学校办学的信誉、声望普通认可,基本看好。
B.学校劣势W:(1)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失衡,老中青比例失调,中老年教师偏多,教育观念的接受及现代教育手段的掌握相对滞后,充分发掘现有教师资源,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的任务任重而道远;(2)教育教学方法选用上相当部分教师比较呆板,风格比较保守,不敢于创新,不善于创新;(3)教研风气不浓,学习风气不够,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激励机制;(4)用人机制上存在体制问题,难以做到人尽其财,物尽其用。
再看外部环境:
    A.学校机遇O:(1)外部世界、社会各界纷纷看好我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卖点”。一个名牌,它的无形资产是无价的。我们要利用这极好的时机做大做强,把牌子打得更响;(2)生源暂时几年相对稳定,勤工俭学稳步发展,社会信誉度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经费上的支持和保障。我们一定要稳固这条生命线,做到异军突起;(3)经济暂时低落,但不等于永远低落,社会向前发展是一定的,人口递减必将带来受教育者教育层次的提高也是一定的,今后对名校名师选择一定会多于对费用的选择也是一定。
    B.学校威胁T:(1)人口出生率降低和向城市的靠拢;(2)校与校的竞争将日趋激烈;(3)现代教育信息获取及现代教育手段的引进来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滞后于现有城区学校和名优学校。
分析了以上的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我们再探讨怎样谋求最佳发展的问题。
    (一)战略管理决胜于千里之外。学校战略管理是为了谋求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在对学校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制定学校战略管理目标,拟定和优化战略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和控制的动态活动过程。实际上是学校决策层站在学校发展的制高点对学校发展作出宏观上的筹划。它可以增加管理者的使命感、责任感,避免学校管理的无目的性,无序性。
    (二)用校本管理运筹于帷幄之间。校本管理即以学校为本体,以发展为主旨,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它的核心是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自主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民主合作精神的一种崭新管理模式。如果说战略管理更多考虑是从宏观上去决策学校发展,那么校本管理更多研讨的则是从微观上去管理学校。
    审视我们学校的管理,我们基本依据学校实际,即遵从校本管理原则,从时代发展高度制定学校发展的战略布署。譬如我们“德育治校,特色办校,科研兴校,争创名校”的十六字治校方针,“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后勤管理上“学校+公司”的计划等都是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的发展方案,但我们在校本管理中,我们还做得不够。一是外部环境下体制的制约,还不能完全还学校管理的自主权;二是学校管理中,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民主合作精神、教代会参政议政、增加决策行事的透明度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我们还要谋求制度管理与以人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即要创造性地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性,又不能因人废事。我们还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师生评价体系,要通过现代评价制度促人进步,促校发展。总之,既要有宏观的正确决策,又要有微观的和谐运作,我们的学校才能真正称得上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规范办学,打造学校品牌
    教育越来越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无数实践表明:一个人的个性越突出,他不拘常理敢于创新的精神也越强。一个缺乏个性的人往往循常理,做常事,平平庸庸,平淡无奇,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既要有学校的共性,更要有学校的特色,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会各种各样,适合社会各阶层的需要,只有学校特色多了,教育园地里才会百花争艳,丰富多彩。
校以特立。一个学校的特色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办学上的特色,也可以是管理上的特色,还可以是教学上的特色;可以是一个特色,可以是多种特色。在创学校特色方面,我们提了好几年,落实在行动上,我们也做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比如,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在德育管理中,在培养学生特长上,真正形成一定特色。有了一定影响的,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书法教学,但都不是有很大气候。我说我们还刚刚起步,但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对外不断拓展理解认可的空间,对内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还是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校本开发,特长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大胆尝试,只有教师人人都有了特点,学校才会更有特色,更有创新力。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魂,我想创新也应该是一所学校的魂,一个人的魂。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譬如我们诗教活动要以校园诗墙、《太白风》、《小学生报》为基础,大力开展颂诗、学诗、写诗的活动,并与书画联姻,诗中有画、画中有书;诗教与写作联系起来,用写诗促作文;诗教(作文)与德育联系起来,用诗歌中内容、情感去教育学生立德做人。教改教研是一个很大的天地,新课程改革、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为每一个教师提供施展拳脚的舞台,教师要自拟一个学习创新的计划,把自己成才方向确立在一个优秀教师甚至一个名师发展方向上。学校要为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除了不断改造学校硬件,还要营造一个宽松环境。
    三、挖潜引培,开发人力资源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因为一切美好的计划设想最终都要靠人去落实。列宁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战胜不了敌人的。同理,师高弟强,一个素质不高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在一个集体中,这样的人如果是一群,就极为危险了。所以我很欣赏一句话:人的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基石。
    在我们学校应该是有一些精英的,这些年也遴选了一些人才,但总的来说,学校学风不浓,中老年教师居多,各种各样想法都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部分人身上表现十分明显。这样的人多了,形成气候,不仅贻误自己,还要妨碍他人。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造舆论,浓厚学习氛围,引导教师自学成才;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去向这方面正在努力做出成绩的教师倾斜。此外,我们还要做好挖潜引培工作,一是内部挖掘潜力,珍惜一切人力资源,用尽一切可用之才;二是对部分紧缺人才利用中心小学优势予以引进;三是在鼓励自学基础上,对已确定发展目标有可塑性的教师分期送去培养。以自学为主,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开展师训工作是建设好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关键,我们正加以高度重视。
    四、勤工俭学,增加造血功能
    积极有效地开展勤工俭学是弥补当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寻求学校教育发展的必要举措。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在勤工俭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起了食堂——商店——猪场——渔塘一条龙的勤工俭学模式,为学校发展,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以及教师家属安置创造有利条件。但在这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大胆探索,稳步发展,形式多样地开展勤工俭学工作。
一是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克服那种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是不务正业的思想,克服教师去管理或从事勤工俭学放不下面子、怕羞或低人一等的思想,更多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改变二靠(靠公家、靠单位)一是(生是公家人,死是公家鬼)的观点,树立教育为人民大众,为广大学生服务的思想。
二是克服狭隘的勤工俭学思想,树立正确的经营投资理念。部分教师狭隘地认为勤工俭学收入理所当然要分光、吃光,一搞建设,搞投入好像用的他袋子中的钱,这是一种目光短浅,不顾集体的自私表现。
    下面是两种不同的投入——回报方式:
    (1)发展——投入——回报——再投入——更大发展——更大回报(滚动发展)
    (2)投入——分光——投入——分光(杀鸡取卵,永无发展)
    从上面图示,我们不难明白发展与投入之间的正确关系。譬如我们电脑室、电视闭路系统建设都是采取借鸡生蛋法,使学校办学水平迅速提升,得到发展,获得回报。
    三是组成一支精干的勤工俭学队伍。①人员素质(专业素质)要高;②服务意识要强;③有敬业吃苦的牺牲精神。人员的来源可在教师家属和教师队伍选拔,有些还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坚决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学校还计划公开招聘勤管专干一名,负责勤管工作。
    四是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形式多样地开展勤管工作。我们一要盘活校园经济这盘棋,并大胆尝试其它勤工俭学形式;二要积极稳妥,深入调查,反复考证,切实可行后再做;三要形式多样,如采取股份制等形式。如应群众要求建议托儿所以及个别寝室公寓化都可考虑。
    五、外树形象,营造教育氛围
    近两年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外树形象工作,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口碑,尝到了一些甜头。
    在外树形象上,我们基本做了如下几件事:
    ①学校内部管理上做到了让家长满意。从学生学风,考风,到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花了很大的力气,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做了不懈努力,社会普遍对我们的校纪校风是满意的。
    ②在治理乱收费,规范教学行为上下了功夫。每期我们都要调查学生,对班级乱收费,体罚学生,教师授课辅导进行调查曝光,对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编辑:新春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有旧站栏目 > 学校管理

陈晓林: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战略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12-24 15:52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汉寿县酉港镇中心学校  陈晓林

    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信息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已提到了越来越高的地位。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广泛存在着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当然还有教育体制的矛盾、课程结构矛盾、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等等,这就为教育留下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学校的发展更应该置于广阔的大社会背景之下来考察分析,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间。我们乡镇中心学校有得天独厚之优势,通过近些年外部的注入和自身的努力,已具备相当规模,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后几年学生递减后教育发展的趋势及超生的变化。因此,利用近几年稳定的形势加快教育发展步伐,打造学校品牌,成为汉寿乃至湘西北一所极具影响力的重点学校已成了我们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怎样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呢?
    一、内强管理,谋求最佳发展
    我们先用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来对我校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估分析。
先看学校内部条件:
    A.学校优势S:(1)办学规模大、条件好、环境美,在全县出类拔萃;(2)办学正呈现出一定特色,在校园文化、校园管理、学生特长发展方面有了较好的基础;(3)教职工安定团结,基本上能做到敬业爱岗,在备教批辅考及教管方面能自如操作;(4)生源优势和勤工俭学为学校办学发展提供了较稳定的经费保障;(5)社会对我们学校办学的信誉、声望普通认可,基本看好。
B.学校劣势W:(1)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失衡,老中青比例失调,中老年教师偏多,教育观念的接受及现代教育手段的掌握相对滞后,充分发掘现有教师资源,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的任务任重而道远;(2)教育教学方法选用上相当部分教师比较呆板,风格比较保守,不敢于创新,不善于创新;(3)教研风气不浓,学习风气不够,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激励机制;(4)用人机制上存在体制问题,难以做到人尽其财,物尽其用。
再看外部环境:
    A.学校机遇O:(1)外部世界、社会各界纷纷看好我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卖点”。一个名牌,它的无形资产是无价的。我们要利用这极好的时机做大做强,把牌子打得更响;(2)生源暂时几年相对稳定,勤工俭学稳步发展,社会信誉度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经费上的支持和保障。我们一定要稳固这条生命线,做到异军突起;(3)经济暂时低落,但不等于永远低落,社会向前发展是一定的,人口递减必将带来受教育者教育层次的提高也是一定的,今后对名校名师选择一定会多于对费用的选择也是一定。
    B.学校威胁T:(1)人口出生率降低和向城市的靠拢;(2)校与校的竞争将日趋激烈;(3)现代教育信息获取及现代教育手段的引进来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滞后于现有城区学校和名优学校。
分析了以上的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我们再探讨怎样谋求最佳发展的问题。
    (一)战略管理决胜于千里之外。学校战略管理是为了谋求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在对学校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制定学校战略管理目标,拟定和优化战略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和控制的动态活动过程。实际上是学校决策层站在学校发展的制高点对学校发展作出宏观上的筹划。它可以增加管理者的使命感、责任感,避免学校管理的无目的性,无序性。
    (二)用校本管理运筹于帷幄之间。校本管理即以学校为本体,以发展为主旨,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它的核心是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自主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民主合作精神的一种崭新管理模式。如果说战略管理更多考虑是从宏观上去决策学校发展,那么校本管理更多研讨的则是从微观上去管理学校。
    审视我们学校的管理,我们基本依据学校实际,即遵从校本管理原则,从时代发展高度制定学校发展的战略布署。譬如我们“德育治校,特色办校,科研兴校,争创名校”的十六字治校方针,“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后勤管理上“学校+公司”的计划等都是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的发展方案,但我们在校本管理中,我们还做得不够。一是外部环境下体制的制约,还不能完全还学校管理的自主权;二是学校管理中,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民主合作精神、教代会参政议政、增加决策行事的透明度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我们还要谋求制度管理与以人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即要创造性地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性,又不能因人废事。我们还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师生评价体系,要通过现代评价制度促人进步,促校发展。总之,既要有宏观的正确决策,又要有微观的和谐运作,我们的学校才能真正称得上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规范办学,打造学校品牌
    教育越来越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无数实践表明:一个人的个性越突出,他不拘常理敢于创新的精神也越强。一个缺乏个性的人往往循常理,做常事,平平庸庸,平淡无奇,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既要有学校的共性,更要有学校的特色,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会各种各样,适合社会各阶层的需要,只有学校特色多了,教育园地里才会百花争艳,丰富多彩。
校以特立。一个学校的特色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办学上的特色,也可以是管理上的特色,还可以是教学上的特色;可以是一个特色,可以是多种特色。在创学校特色方面,我们提了好几年,落实在行动上,我们也做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比如,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在德育管理中,在培养学生特长上,真正形成一定特色。有了一定影响的,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书法教学,但都不是有很大气候。我说我们还刚刚起步,但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对外不断拓展理解认可的空间,对内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还是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校本开发,特长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大胆尝试,只有教师人人都有了特点,学校才会更有特色,更有创新力。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魂,我想创新也应该是一所学校的魂,一个人的魂。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譬如我们诗教活动要以校园诗墙、《太白风》、《小学生报》为基础,大力开展颂诗、学诗、写诗的活动,并与书画联姻,诗中有画、画中有书;诗教与写作联系起来,用写诗促作文;诗教(作文)与德育联系起来,用诗歌中内容、情感去教育学生立德做人。教改教研是一个很大的天地,新课程改革、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为每一个教师提供施展拳脚的舞台,教师要自拟一个学习创新的计划,把自己成才方向确立在一个优秀教师甚至一个名师发展方向上。学校要为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除了不断改造学校硬件,还要营造一个宽松环境。
    三、挖潜引培,开发人力资源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因为一切美好的计划设想最终都要靠人去落实。列宁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战胜不了敌人的。同理,师高弟强,一个素质不高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在一个集体中,这样的人如果是一群,就极为危险了。所以我很欣赏一句话:人的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基石。
    在我们学校应该是有一些精英的,这些年也遴选了一些人才,但总的来说,学校学风不浓,中老年教师居多,各种各样想法都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部分人身上表现十分明显。这样的人多了,形成气候,不仅贻误自己,还要妨碍他人。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造舆论,浓厚学习氛围,引导教师自学成才;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去向这方面正在努力做出成绩的教师倾斜。此外,我们还要做好挖潜引培工作,一是内部挖掘潜力,珍惜一切人力资源,用尽一切可用之才;二是对部分紧缺人才利用中心小学优势予以引进;三是在鼓励自学基础上,对已确定发展目标有可塑性的教师分期送去培养。以自学为主,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开展师训工作是建设好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关键,我们正加以高度重视。
    四、勤工俭学,增加造血功能
    积极有效地开展勤工俭学是弥补当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寻求学校教育发展的必要举措。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在勤工俭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起了食堂——商店——猪场——渔塘一条龙的勤工俭学模式,为学校发展,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以及教师家属安置创造有利条件。但在这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大胆探索,稳步发展,形式多样地开展勤工俭学工作。
一是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克服那种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是不务正业的思想,克服教师去管理或从事勤工俭学放不下面子、怕羞或低人一等的思想,更多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改变二靠(靠公家、靠单位)一是(生是公家人,死是公家鬼)的观点,树立教育为人民大众,为广大学生服务的思想。
二是克服狭隘的勤工俭学思想,树立正确的经营投资理念。部分教师狭隘地认为勤工俭学收入理所当然要分光、吃光,一搞建设,搞投入好像用的他袋子中的钱,这是一种目光短浅,不顾集体的自私表现。
    下面是两种不同的投入——回报方式:
    (1)发展——投入——回报——再投入——更大发展——更大回报(滚动发展)
    (2)投入——分光——投入——分光(杀鸡取卵,永无发展)
    从上面图示,我们不难明白发展与投入之间的正确关系。譬如我们电脑室、电视闭路系统建设都是采取借鸡生蛋法,使学校办学水平迅速提升,得到发展,获得回报。
    三是组成一支精干的勤工俭学队伍。①人员素质(专业素质)要高;②服务意识要强;③有敬业吃苦的牺牲精神。人员的来源可在教师家属和教师队伍选拔,有些还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坚决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学校还计划公开招聘勤管专干一名,负责勤管工作。
    四是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形式多样地开展勤管工作。我们一要盘活校园经济这盘棋,并大胆尝试其它勤工俭学形式;二要积极稳妥,深入调查,反复考证,切实可行后再做;三要形式多样,如采取股份制等形式。如应群众要求建议托儿所以及个别寝室公寓化都可考虑。
    五、外树形象,营造教育氛围
    近两年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外树形象工作,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口碑,尝到了一些甜头。
    在外树形象上,我们基本做了如下几件事:
    ①学校内部管理上做到了让家长满意。从学生学风,考风,到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花了很大的力气,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做了不懈努力,社会普遍对我们的校纪校风是满意的。
    ②在治理乱收费,规范教学行为上下了功夫。每期我们都要调查学生,对班级乱收费,体罚学生,教师授课辅导进行调查曝光,对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编辑: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