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科学过渡 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22-09-06 15:27  作者:学前教育宣传专栏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科学过渡  快乐成长

——石门县宝峰街道九澧幼儿园申宝凤


《指南》中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从幼儿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大方面入手,全面做好入学准备在。以下分享几个案例。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抓住教育契机,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

案例背景: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讲:“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字,这个拼音怎么写?请你们跟我一起读和写。”然后再进行抽查、考试,以此来检验孩子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孩子们不仅不快乐,老师们也会特别容易愤怒。

案例描述:每一次幼儿园及班级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都会收获很多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盲目且单一的教授某些汉字的认读,孩子们只能短暂记忆,片刻之后马上就会遗忘了。为此,我结合班级阅读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班级培养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发放阅读计划表,让孩子们每天在家有计划的进行阅读打卡;在幼儿园以及自己周围找找常见的一些标志,并把自己认识的字单独指读出来;能坚持按计划进行阅读打卡以及在生活中找标志的孩子们,积累了很多词汇量,激发了孩子识字兴趣,而且理解了一些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结合《幼小衔接指导要点》进行分析,一日生活皆课程,老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经常带领幼儿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生活中有很多隐性的教育契机,抓住这些无意识的引导方式,孩子们就会不自觉的掌握了很多知识。

措施成效:有些知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是不能学到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除了能让孩子们在愉悦的状态下参与活动,还能加强孩子们对标示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会仅仅停留在“死记忆”的状态下。

2.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性,提升自信心。

我发现有个别小朋友不爱表现自己,也很不自信,在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后,特意请果果小朋友回答,只见他猛的一下放声大哭,结果全班哄堂大笑,我立即制止其他小朋友的嘲笑行为。活动结束后,我与他谈话询问他放声大哭的原因,他对我说:“我怕自己回答不好,被别人嘲笑。”

我引导他:“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回答不好,也是给老师和小朋友机会帮助你啊。你有自己的闪光点,你的绘画能力特别强,别人都要向你学习。”听我说完这些,他的眼神变得更加了坚定一些。

3.从绘画兴趣延伸到“前书写”经验,保护幼儿的前书写兴趣。

《指南》中指出5—6岁的幼儿在阅读与书写准备方面要做到:“愿意用图画或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画时姿势正确。”

我们班的小朋友们都有特别浓厚的绘画兴趣,他们喜欢画画,还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所见、所感画下来;在户外活动中玩得游戏过程,他们总能把各种场景、各种人物画得惟妙惟肖。在一次主题墙的环境创设中,我们结合当月主题《离园倒计时》进行了一系列的主题环境创设,让孩子们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独特的名片,并将自己设计的名片亲自贴在自己想进的小学图片周围;在“我要感谢您”这一轮谈话与作品创作活动中,孩子们想到了和蔼可亲的园长妈妈,果果也参与到了这次活动中,我把“园长妈妈”四个字写在了黑板上,令我非常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全都将这几个字模仿出来了,果果写的这几个字非常准确,且最为突出,我立即提出表扬,孩子们一个个的乐开了花。

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将不忘初心,进一步与幼儿、家长和小学教师深度合作,更科学有效地推动双向衔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学前教育宣传专栏

科学过渡 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22-09-06 15:27  作者:学前教育宣传专栏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科学过渡  快乐成长

——石门县宝峰街道九澧幼儿园申宝凤


《指南》中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从幼儿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大方面入手,全面做好入学准备在。以下分享几个案例。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抓住教育契机,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

案例背景: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讲:“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字,这个拼音怎么写?请你们跟我一起读和写。”然后再进行抽查、考试,以此来检验孩子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孩子们不仅不快乐,老师们也会特别容易愤怒。

案例描述:每一次幼儿园及班级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都会收获很多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盲目且单一的教授某些汉字的认读,孩子们只能短暂记忆,片刻之后马上就会遗忘了。为此,我结合班级阅读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班级培养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发放阅读计划表,让孩子们每天在家有计划的进行阅读打卡;在幼儿园以及自己周围找找常见的一些标志,并把自己认识的字单独指读出来;能坚持按计划进行阅读打卡以及在生活中找标志的孩子们,积累了很多词汇量,激发了孩子识字兴趣,而且理解了一些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结合《幼小衔接指导要点》进行分析,一日生活皆课程,老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经常带领幼儿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生活中有很多隐性的教育契机,抓住这些无意识的引导方式,孩子们就会不自觉的掌握了很多知识。

措施成效:有些知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是不能学到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除了能让孩子们在愉悦的状态下参与活动,还能加强孩子们对标示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会仅仅停留在“死记忆”的状态下。

2.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性,提升自信心。

我发现有个别小朋友不爱表现自己,也很不自信,在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后,特意请果果小朋友回答,只见他猛的一下放声大哭,结果全班哄堂大笑,我立即制止其他小朋友的嘲笑行为。活动结束后,我与他谈话询问他放声大哭的原因,他对我说:“我怕自己回答不好,被别人嘲笑。”

我引导他:“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回答不好,也是给老师和小朋友机会帮助你啊。你有自己的闪光点,你的绘画能力特别强,别人都要向你学习。”听我说完这些,他的眼神变得更加了坚定一些。

3.从绘画兴趣延伸到“前书写”经验,保护幼儿的前书写兴趣。

《指南》中指出5—6岁的幼儿在阅读与书写准备方面要做到:“愿意用图画或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画时姿势正确。”

我们班的小朋友们都有特别浓厚的绘画兴趣,他们喜欢画画,还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所见、所感画下来;在户外活动中玩得游戏过程,他们总能把各种场景、各种人物画得惟妙惟肖。在一次主题墙的环境创设中,我们结合当月主题《离园倒计时》进行了一系列的主题环境创设,让孩子们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独特的名片,并将自己设计的名片亲自贴在自己想进的小学图片周围;在“我要感谢您”这一轮谈话与作品创作活动中,孩子们想到了和蔼可亲的园长妈妈,果果也参与到了这次活动中,我把“园长妈妈”四个字写在了黑板上,令我非常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全都将这几个字模仿出来了,果果写的这几个字非常准确,且最为突出,我立即提出表扬,孩子们一个个的乐开了花。

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将不忘初心,进一步与幼儿、家长和小学教师深度合作,更科学有效地推动双向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