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欧运崇:在2008年常德市捐资助学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8-09-01 16:43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市委常委 欧运崇

(2008年8月22日)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2008年常德市捐资助学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教育、改善民生的深情厚意,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解弱势群体之急、帮寒门学子之难的文明风尚。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长期关心教育事业、支持帮困助学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资助的各位同学,致以美好的祝愿!在此,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增强捐资助学的主动性
       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成就未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有所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我们要站在改善民生、共建和谐社会、共创文明城市的高度,深化对助学工作的认识,努力增强帮困助学的主动性、自觉性。
        第一、帮困助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开展帮困助学,让寒门学子学有所教,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受教育机会,能够为建设工业常德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能够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助学就是助社会进步。
       第二、帮困助学,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道义之举。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文重教、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从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到近代武训乞讨兴学,重教助学之风一直薪火相传、绵绵永续。仅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三次大的兴学运动,那就是范仲淹发起的“庆历兴学”,王安石发起的“熙宁—元丰兴学”,蔡京等人发起的“崇宁兴学”。这种耕读传家、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是华夏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积极弘扬先人们传承下来的重教传统,坚持走好发展教育这个人间正道,大力倡导帮困助学这种善行义举。
       第三、帮困助学,是建设教育强市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是一个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部门。建设教育强市,既要讲效牢,也要讲公平。所谓效率,就是要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所谓公平,就是要让每一名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学业。帮困助贫,正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我们一定要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弱势群体,把热情的双手伸向贫困学生,尽力为建设教育强市争做贡献。
       第四、帮困助贫,是展示常德人民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常德市中华道德源头之一,以德冠名,以德闻名。作为道德之市的一分子,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良好文明素质。兴教助学,正是这样一个体现素质、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在这个窗口中,我们展示的是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心灵,我们看到的是爱心的流露、道德的升华。全市上下要继续弘扬这种乐善好助的奉献精神,着力把兴教助学活动打造成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和品牌。
      早在200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教育20条”,开始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同年,市人大在全国率先以决定形式设立了“9•8”地方助教日。2003年全市开展帮困助学万人大行动,结对助学13000多人。2004年,市政府把开展助学行动列入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的十件实事。近年来,市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设立了基础教育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吴碧霞助学奖学金、贵联集团(香港)助学金、无锡奕诚爱心基金、中德助学金,先后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5500多人次,共发放助学金1650多万元。今天,贵联集团、无锡奕诚集团、常德卷烟厂、中德房产等现场捐赠的单位和个人,用实际行动在沅澧大地又奏响了一曲爱的奉献之歌,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文明风尚。
        二、 着眼长远,提高助学工作水平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前几年我市捐资助学活动的蓬勃开展,已经对巩固“两基”成果、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对保护弱势群体、密切党群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自然灾害的冲击,由于发展条件的制约,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解决我市贫困人口的问题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的任务还非常繁重。我们一定要着眼长远,抓住当前,不断提高兴教助学的工作水平。
      第一、开展兴教助学,就要兴在营造氛围上,助在温暖人心上。兴教助学是一项关联度
很高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这项工作,教育部门要牵头组织好这项工作,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这项工作,形成整体合力,坚持共同推进,真正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一种“党政重教、部门支教、企业助学、全民兴学”的浓厚氛围。要通过抓好兴教助学的发动工作、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让贫困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寒门学子体会到社会的关爱,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开展兴教助学,就要兴在健全机制上,助在长期坚持上。坚持不懈地开展兴教助学活动,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引导有力、运转有效的良性机制。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发动社会捐赠、确定援助对象、加强投受联系的措施和办法,切实把集中捐赠与经常捐赠结合起来,促进由阶段性助学向长期性助学转变,真正使兴教助学活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第三、开展兴教助学,就要兴在创新方式上,助在济困解难上。深入开展兴教助学活动,必须不断创新资金募集的方式,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各级各地要积极探索捐资助学的路子,开辟向捐赠机构捐款、到中小学校捐款、为贫困家庭捐款等多种渠道,采取集中资助、按时资助、定点资助等多种办法,运用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规范资助行为,确定资助对象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发放助学资金要实行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真正把钱用在那些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第四、开展兴教助学,就要兴在激发热情上,助在提高境界上。兴教助学,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奉献的是一片爱心。各级各地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帮困助学热情,吸引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投入到兴教助学的活动中来。对兴教助学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要树立一批兴教助学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用他们的奉献精神打动人们,用他们的模范事迹感召人们。要把开展兴教助学活动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用社会的关爱教育青少年学生,促使他们提高思想境界,争做“四有”新人。
       三、饮水思源,在感恩中传递爱心
      今天现场接受助学金的同学是幸运的。接过饱含爱心的助学金,同学们内心涌动起一股股暖流,也要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担子。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这里,我给寒门学子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铭记经历、不忘感恩、尤其是今天现场接受资助的同学,要永远铭记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要感谢党,感谢人民,感谢时代,不要辜负捐赠者的一片爱心,常怀感激之意,以真心对待爱心,自觉磨砺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意志和毅力,积极培养友善诚信、乐于奉献的心灵和品格,不断完善适合社会、适应需求的能力和素质,将来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以满腔的热忱来回报党,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关心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
      第二、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安心学习。助学金对我们贫困学生来说不仅是德政善举,也寄托了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厚望。大家要倍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下报国志向,积极投身实践,努力学知识、长本领、练素质、增才干,早日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三、希望同学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出身贫寒不为过,奋发向上更有为。希望你们把暂时的贫困作为精神财富,作为宝贵经历,把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化为成才之志、发奋之源,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在服务于人民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感恩中传递爱心!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认认真真做人,扎扎实实练技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政务公开 > 领导讲话

欧运崇:在2008年常德市捐资助学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8-09-01 16:43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市委常委 欧运崇

(2008年8月22日)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2008年常德市捐资助学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教育、改善民生的深情厚意,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解弱势群体之急、帮寒门学子之难的文明风尚。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长期关心教育事业、支持帮困助学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资助的各位同学,致以美好的祝愿!在此,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增强捐资助学的主动性
       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成就未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有所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我们要站在改善民生、共建和谐社会、共创文明城市的高度,深化对助学工作的认识,努力增强帮困助学的主动性、自觉性。
        第一、帮困助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开展帮困助学,让寒门学子学有所教,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受教育机会,能够为建设工业常德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能够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助学就是助社会进步。
       第二、帮困助学,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道义之举。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文重教、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从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到近代武训乞讨兴学,重教助学之风一直薪火相传、绵绵永续。仅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三次大的兴学运动,那就是范仲淹发起的“庆历兴学”,王安石发起的“熙宁—元丰兴学”,蔡京等人发起的“崇宁兴学”。这种耕读传家、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是华夏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积极弘扬先人们传承下来的重教传统,坚持走好发展教育这个人间正道,大力倡导帮困助学这种善行义举。
       第三、帮困助学,是建设教育强市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是一个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部门。建设教育强市,既要讲效牢,也要讲公平。所谓效率,就是要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所谓公平,就是要让每一名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学业。帮困助贫,正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我们一定要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弱势群体,把热情的双手伸向贫困学生,尽力为建设教育强市争做贡献。
       第四、帮困助贫,是展示常德人民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常德市中华道德源头之一,以德冠名,以德闻名。作为道德之市的一分子,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良好文明素质。兴教助学,正是这样一个体现素质、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在这个窗口中,我们展示的是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心灵,我们看到的是爱心的流露、道德的升华。全市上下要继续弘扬这种乐善好助的奉献精神,着力把兴教助学活动打造成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和品牌。
      早在200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教育20条”,开始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同年,市人大在全国率先以决定形式设立了“9•8”地方助教日。2003年全市开展帮困助学万人大行动,结对助学13000多人。2004年,市政府把开展助学行动列入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的十件实事。近年来,市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设立了基础教育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吴碧霞助学奖学金、贵联集团(香港)助学金、无锡奕诚爱心基金、中德助学金,先后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5500多人次,共发放助学金1650多万元。今天,贵联集团、无锡奕诚集团、常德卷烟厂、中德房产等现场捐赠的单位和个人,用实际行动在沅澧大地又奏响了一曲爱的奉献之歌,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文明风尚。
        二、 着眼长远,提高助学工作水平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前几年我市捐资助学活动的蓬勃开展,已经对巩固“两基”成果、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对保护弱势群体、密切党群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自然灾害的冲击,由于发展条件的制约,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解决我市贫困人口的问题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的任务还非常繁重。我们一定要着眼长远,抓住当前,不断提高兴教助学的工作水平。
      第一、开展兴教助学,就要兴在营造氛围上,助在温暖人心上。兴教助学是一项关联度
很高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这项工作,教育部门要牵头组织好这项工作,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这项工作,形成整体合力,坚持共同推进,真正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一种“党政重教、部门支教、企业助学、全民兴学”的浓厚氛围。要通过抓好兴教助学的发动工作、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让贫困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寒门学子体会到社会的关爱,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开展兴教助学,就要兴在健全机制上,助在长期坚持上。坚持不懈地开展兴教助学活动,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引导有力、运转有效的良性机制。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发动社会捐赠、确定援助对象、加强投受联系的措施和办法,切实把集中捐赠与经常捐赠结合起来,促进由阶段性助学向长期性助学转变,真正使兴教助学活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第三、开展兴教助学,就要兴在创新方式上,助在济困解难上。深入开展兴教助学活动,必须不断创新资金募集的方式,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各级各地要积极探索捐资助学的路子,开辟向捐赠机构捐款、到中小学校捐款、为贫困家庭捐款等多种渠道,采取集中资助、按时资助、定点资助等多种办法,运用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规范资助行为,确定资助对象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发放助学资金要实行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真正把钱用在那些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第四、开展兴教助学,就要兴在激发热情上,助在提高境界上。兴教助学,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奉献的是一片爱心。各级各地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帮困助学热情,吸引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投入到兴教助学的活动中来。对兴教助学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要树立一批兴教助学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用他们的奉献精神打动人们,用他们的模范事迹感召人们。要把开展兴教助学活动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用社会的关爱教育青少年学生,促使他们提高思想境界,争做“四有”新人。
       三、饮水思源,在感恩中传递爱心
      今天现场接受助学金的同学是幸运的。接过饱含爱心的助学金,同学们内心涌动起一股股暖流,也要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担子。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这里,我给寒门学子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铭记经历、不忘感恩、尤其是今天现场接受资助的同学,要永远铭记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要感谢党,感谢人民,感谢时代,不要辜负捐赠者的一片爱心,常怀感激之意,以真心对待爱心,自觉磨砺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意志和毅力,积极培养友善诚信、乐于奉献的心灵和品格,不断完善适合社会、适应需求的能力和素质,将来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以满腔的热忱来回报党,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关心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
      第二、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安心学习。助学金对我们贫困学生来说不仅是德政善举,也寄托了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厚望。大家要倍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下报国志向,积极投身实践,努力学知识、长本领、练素质、增才干,早日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三、希望同学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出身贫寒不为过,奋发向上更有为。希望你们把暂时的贫困作为精神财富,作为宝贵经历,把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化为成才之志、发奋之源,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在服务于人民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感恩中传递爱心!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认认真真做人,扎扎实实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