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旧站栏目
常德市教育局对《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23号建议》的回复
发布时间:2017-07-05 15:56  作者:陈诚 来源: 浏览次数:

 

常教案〔2017〕45号A类                                                                                                 签发人:唐汇诰

对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23号建议的回复

覃玉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是大势所趋,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义务教育需要,是实实在在的民生。

据市公安局统计,截止3月底,常德市3—12周岁外来户籍人口总数为4425人,其中非常德户籍的省内2974人,占比67.2%,省外1451人,占比32.8%;市城区(含武陵、鼎城、柳叶、德山)1828人,占比41.3%,石门县746人,占比16.9%,其他县市区1851人。从系统数据显示,常德市3—12周岁外来户籍人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来幼小学学生群体中,以湖南省内其他市州流入我市的为主,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全市范围内看,市城区占比重最大,接近一半;全市14个县市区,石门县746人,属于外来幼小学学生群体较大的区县市。

为了解决城镇学位不足、班额过大、优质资源紧缺等问题,我们采取了新建、改建、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做法,努力扩大城镇教育资源,满足群众就学的需求。主要做法是:

1.政策上加以保证。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贯彻落实国办发[2003]78号、湘政办发[2004]7号文件精神, 2004年9月,制定了《常德市教育局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告》,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作出了具体规定,使我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将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由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2.学位上加以支持。为了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顺利进入城区中小学就读,采取了种种措施扩充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一是武陵区城区小学取消了学前班,腾出学位。二是整合教育资源,育英小学与北站小学合并,盘活了教育存量,扩充了教育资源。三是以教育三年攻坚计划为契机,实施“建六扩一”工程。新建了恒大华府小学、德景园小学、南坪小学、东源小学、沙港小学、东江实验学校,扩建东风小学,新增学位6210个。四是实施校安工程。甘露寺小学、北正街小学、金丹小学、华南实验学校的4栋旧楼拆除重建,新增教学用房5115平米,新增学位765个。五是新建常德市一中柳叶湖学校,投入1.5个亿,能提供1500个学位,去年秋季开始招生。

3.就读政策一视同仁。我们把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子女统一纳入当地城镇招生范围,与城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做到与城镇学生一视同仁。每年7月底开始,教育局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申请登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只需向教育局申请,并提供居住证、户口本、房屋租赁登记证及学生档案等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经确认后均可由教育局安排就读学校。教育局根据学生居住情况、今年的生源状况,根据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

4.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优先纳入了帮困助学范围。对贫困家庭农民工子女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和教学用品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建立了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采取对口一对一帮困、通过慈善机构捐助、学校为进城务工子女发放学习用品,适当补助生活费的方式帮助他们就读。

5.政策效果收效良好。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我市建设教育强市、和谐常德,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10451人,占学生总数的21.19%,解决了广大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充分保障了农民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关注教育、支持教育,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常德市教育局             

2017年7月5日             

联 系 人:龚宪武

联系单位:常德市教育局基教科    联系电话:7717071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有旧站栏目 > 建议及提案回复

常德市教育局对《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23号建议》的回复

发布时间:2017-07-05 15:56  作者:陈诚 来源: 浏览次数:

 

常教案〔2017〕45号A类                                                                                                 签发人:唐汇诰

对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23号建议的回复

覃玉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是大势所趋,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义务教育需要,是实实在在的民生。

据市公安局统计,截止3月底,常德市3—12周岁外来户籍人口总数为4425人,其中非常德户籍的省内2974人,占比67.2%,省外1451人,占比32.8%;市城区(含武陵、鼎城、柳叶、德山)1828人,占比41.3%,石门县746人,占比16.9%,其他县市区1851人。从系统数据显示,常德市3—12周岁外来户籍人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来幼小学学生群体中,以湖南省内其他市州流入我市的为主,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全市范围内看,市城区占比重最大,接近一半;全市14个县市区,石门县746人,属于外来幼小学学生群体较大的区县市。

为了解决城镇学位不足、班额过大、优质资源紧缺等问题,我们采取了新建、改建、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做法,努力扩大城镇教育资源,满足群众就学的需求。主要做法是:

1.政策上加以保证。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贯彻落实国办发[2003]78号、湘政办发[2004]7号文件精神, 2004年9月,制定了《常德市教育局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告》,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作出了具体规定,使我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将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由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2.学位上加以支持。为了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顺利进入城区中小学就读,采取了种种措施扩充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一是武陵区城区小学取消了学前班,腾出学位。二是整合教育资源,育英小学与北站小学合并,盘活了教育存量,扩充了教育资源。三是以教育三年攻坚计划为契机,实施“建六扩一”工程。新建了恒大华府小学、德景园小学、南坪小学、东源小学、沙港小学、东江实验学校,扩建东风小学,新增学位6210个。四是实施校安工程。甘露寺小学、北正街小学、金丹小学、华南实验学校的4栋旧楼拆除重建,新增教学用房5115平米,新增学位765个。五是新建常德市一中柳叶湖学校,投入1.5个亿,能提供1500个学位,去年秋季开始招生。

3.就读政策一视同仁。我们把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子女统一纳入当地城镇招生范围,与城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做到与城镇学生一视同仁。每年7月底开始,教育局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申请登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只需向教育局申请,并提供居住证、户口本、房屋租赁登记证及学生档案等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经确认后均可由教育局安排就读学校。教育局根据学生居住情况、今年的生源状况,根据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

4.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优先纳入了帮困助学范围。对贫困家庭农民工子女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和教学用品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建立了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采取对口一对一帮困、通过慈善机构捐助、学校为进城务工子女发放学习用品,适当补助生活费的方式帮助他们就读。

5.政策效果收效良好。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我市建设教育强市、和谐常德,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10451人,占学生总数的21.19%,解决了广大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充分保障了农民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关注教育、支持教育,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常德市教育局             

2017年7月5日             

联 系 人:龚宪武

联系单位:常德市教育局基教科    联系电话:77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