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旧站栏目
课改背景下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0-12-26 19:12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津市市第五小学    涂  戎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那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在论述这一命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考查一下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状况如何?因为,师生关系的物质基础是师生之间的教育活动(广义),所以先来检验一下现行的师生活动。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单向性。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师生活动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承袭。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长期的存在,应试教育的需求使之然。为了大面积、大容量的灌输知识,这样的师生模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
    2.功利性。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为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集资赞助"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间离性。这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产生隔膜间离?此外,教育者自身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薄、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那么,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平等待人
    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交往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要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传统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师生间缺乏广泛的、全面的、深入的情感交流和精神、道德、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听话服从,毫无个性,缺乏创造性,也只能是片面发展的人。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独立个性和发展中的人,在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等交往中,与学生在知识、精神、人格等各方面展开全面真诚的交流与对话、交互与融合,使学生感到教师、教育、知识和学习都是与现实的生活及未来的可能性与完整性紧密联系的,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使他与社会、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进而影响其整个人生。实际上,师生关系也是一种生活关系,是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对双方交流的关系的创造,也就是在创造生活,创造他们的自身。
    二、关心学生
    教师应倾心竭力投入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学生年龄小,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和“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也不简单粗暴,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发展。
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循循善诱地教导。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三、理解学生
    小学生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总是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师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
    师生关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理解造成的。一次,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故意让旁边的一个同学抄作业,便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他这样做是害了那个同学。挨批评的同学很不服气,下课后,主动找到老师说:“我知道让他抄作业不好,可是他说看看我怎么做的,我想让他看看也没什么不对。”听学生一说,老师意识到自己调查了解不够,没完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批评他是不对,便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及时解决了出现的矛盾。学生认为让同学“参考”一下自己的作业“没什么”,教师却把这类事看得很严重,这就是认识上的差异。其实,学生实在不会做作业,看看别人怎样做的,再动脑筋思考不是坏事,学生的学习愿望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对于一点不动脑筋、完全照抄别人作业的学生还是要适当批评,绝不能听之任之。诸如此类事情,师生双方如果相互理解,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当然,学生对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理解并不深刻,有时可能还有些偏激。如,把老师对他们批评看成是找岔儿;教师的态度稍微严厉一点,就认为是不尊重他们、不民主等等。孩子看待某些问题思想有一些偏激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终究是不成熟的孩子。社会、家庭、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责任给他们讲清问题,告诉他们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是教师的责任,班主任老师要帮助学生区分善意的批评帮助和恶意的训斥指责。教师指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教师有错误,及时承认,及时改正,就能获得学生的谅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无论什么事情,学生不理解,你硬要他去做,总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四、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一个学生在给老师的信中写道:“老师,你讲课时我在下面小声说话,你不但没批评我,还让同学们听听我有什么看,使我很感动,我觉得您这样做很好!”
    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老师起外号等等。反过来,教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坏,戴上有色眼镜看后进生,师生关系成恶性循环,教师偏爱少数优秀的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遥又一原因。过去做班级工作提倡“抓两头、促中间”,好学生非常受宠,而大部分学生却被冷落。教师这样做,尊重的只是少数“好学生”,使大部分学生有一种失落感,这些学生不但会对少数“好学生”产生厌烦感,而且对教师也不满意。教师偏爱少数“好学生”就是不尊重大多数学生,师生无亲疏,无论哪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这样才能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建立学生评价机制是关键;坚持理解和尊重原则是保障。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五、合作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忌。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这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对世界予以理解,不同主体对世界意义的理解有着差异性。要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建构出世界的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师应该通过“合作学习”,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反思昔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观念中,“师道”总是与“尊严”联系在一起。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他们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呈现出权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态势。而学生成了客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顺从者,或是被强制者的逆反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无助和无奈。人们称这种关系为“操纵-依附式”的关系,导致的后果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阻隔乃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有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尊重地、信任、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的目的。只因为教师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因为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易于产生激情、兴趣和意想不到的创造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此,教师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所有学生以真诚的微笑,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教师应该把表扬奖励带进课堂,给每一个学生以赏识,赏识他(她)们的每个闪光点;教师应该把竞争带进课堂,以求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同志式地探求真理,这样能促使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学校教育的宗旨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工作主要由教师进行。因此,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特色。为了办好新世纪的教育,加速教育现代的平等观念,它强调师生双方真正的平等、沟通和理解。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实现真正的启发式。每个教师都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控制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现在,教育教学实际上已经有若干个中心,因此,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现代型的“良师益友”。

编辑:新春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有旧站栏目 > 教学教研

课改背景下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0-12-26 19:12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津市市第五小学    涂  戎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那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在论述这一命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考查一下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状况如何?因为,师生关系的物质基础是师生之间的教育活动(广义),所以先来检验一下现行的师生活动。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单向性。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师生活动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承袭。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长期的存在,应试教育的需求使之然。为了大面积、大容量的灌输知识,这样的师生模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
    2.功利性。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为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集资赞助"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间离性。这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产生隔膜间离?此外,教育者自身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薄、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那么,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平等待人
    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交往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要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传统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师生间缺乏广泛的、全面的、深入的情感交流和精神、道德、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听话服从,毫无个性,缺乏创造性,也只能是片面发展的人。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独立个性和发展中的人,在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等交往中,与学生在知识、精神、人格等各方面展开全面真诚的交流与对话、交互与融合,使学生感到教师、教育、知识和学习都是与现实的生活及未来的可能性与完整性紧密联系的,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使他与社会、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进而影响其整个人生。实际上,师生关系也是一种生活关系,是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对双方交流的关系的创造,也就是在创造生活,创造他们的自身。
    二、关心学生
    教师应倾心竭力投入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学生年龄小,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和“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也不简单粗暴,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发展。
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循循善诱地教导。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三、理解学生
    小学生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总是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师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
    师生关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理解造成的。一次,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故意让旁边的一个同学抄作业,便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他这样做是害了那个同学。挨批评的同学很不服气,下课后,主动找到老师说:“我知道让他抄作业不好,可是他说看看我怎么做的,我想让他看看也没什么不对。”听学生一说,老师意识到自己调查了解不够,没完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批评他是不对,便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及时解决了出现的矛盾。学生认为让同学“参考”一下自己的作业“没什么”,教师却把这类事看得很严重,这就是认识上的差异。其实,学生实在不会做作业,看看别人怎样做的,再动脑筋思考不是坏事,学生的学习愿望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对于一点不动脑筋、完全照抄别人作业的学生还是要适当批评,绝不能听之任之。诸如此类事情,师生双方如果相互理解,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当然,学生对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理解并不深刻,有时可能还有些偏激。如,把老师对他们批评看成是找岔儿;教师的态度稍微严厉一点,就认为是不尊重他们、不民主等等。孩子看待某些问题思想有一些偏激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终究是不成熟的孩子。社会、家庭、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责任给他们讲清问题,告诉他们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是教师的责任,班主任老师要帮助学生区分善意的批评帮助和恶意的训斥指责。教师指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教师有错误,及时承认,及时改正,就能获得学生的谅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无论什么事情,学生不理解,你硬要他去做,总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四、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一个学生在给老师的信中写道:“老师,你讲课时我在下面小声说话,你不但没批评我,还让同学们听听我有什么看,使我很感动,我觉得您这样做很好!”
    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老师起外号等等。反过来,教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坏,戴上有色眼镜看后进生,师生关系成恶性循环,教师偏爱少数优秀的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遥又一原因。过去做班级工作提倡“抓两头、促中间”,好学生非常受宠,而大部分学生却被冷落。教师这样做,尊重的只是少数“好学生”,使大部分学生有一种失落感,这些学生不但会对少数“好学生”产生厌烦感,而且对教师也不满意。教师偏爱少数“好学生”就是不尊重大多数学生,师生无亲疏,无论哪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这样才能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建立学生评价机制是关键;坚持理解和尊重原则是保障。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五、合作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忌。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这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对世界予以理解,不同主体对世界意义的理解有着差异性。要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建构出世界的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师应该通过“合作学习”,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反思昔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观念中,“师道”总是与“尊严”联系在一起。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他们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呈现出权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态势。而学生成了客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顺从者,或是被强制者的逆反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无助和无奈。人们称这种关系为“操纵-依附式”的关系,导致的后果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阻隔乃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有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尊重地、信任、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的目的。只因为教师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因为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易于产生激情、兴趣和意想不到的创造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此,教师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所有学生以真诚的微笑,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教师应该把表扬奖励带进课堂,给每一个学生以赏识,赏识他(她)们的每个闪光点;教师应该把竞争带进课堂,以求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同志式地探求真理,这样能促使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学校教育的宗旨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工作主要由教师进行。因此,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特色。为了办好新世纪的教育,加速教育现代的平等观念,它强调师生双方真正的平等、沟通和理解。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实现真正的启发式。每个教师都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控制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现在,教育教学实际上已经有若干个中心,因此,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现代型的“良师益友”。

编辑:新春